close

文/呂政達


看起來像大學生的女兒說:「爸爸,我想去打工,好不好?」


因為寒流來襲,這位爸爸戴頂毛線帽,長得有些像寇世勳,回答:「很好啊,趁年輕增廣見聞,多些閱歷經驗,大學生不能光是念書。寶貝女兒,妳想上哪兒打工?」


女兒說:「我有同學在夜店上班,她想介紹我去。」老爸眼睛為之一亮,答:「夜店,我很熟噢,哪裡的?」


女兒說:「詳細的我也不知道,說是在京華城。」老爸答:「那裡有很多家,有……」馬上念出4、5家,我心裡想,這位老爸果真是夜店的識途老馬。「寶貝女兒,妳要去當公主、服務生、調酒師還是DJ?」


女兒猶豫:「我也不知道,進去再看看說。」老爸答:「老爸有一個原則,妳要答應我,不要做到太晚。」


女兒說:「不會啦,我同學通常晚上兩點就下班了。」老爸答:「好,需要的話,通知老爸來接妳。」


接著,這對父女沉默了好一會,我正猜想女兒要如何答腔時,只聽她說:「老爸,我真敬佩崇拜你,你的學識這麼豐富,問你什麼都懂。」


老爸輕描淡寫,功成不居:「對,平常就要增廣見聞,把握參訪機會,多聽多看。」


我把這段父女的對話,原原本本記錄下來。以前總有個印象,如果女兒膽敢公開提議要去夜店打工上班,爸爸多半會直覺持反對意見,說不定會罵女兒沒出息。但夜店打工的大學女生總不乏其人,她們也都是有爸爸的,我猜不是所有女兒都向爸爸報告過。這對父女這麼正經的談這件事,像事先寫好的劇本那般流暢。我也猜想,女兒從小時候起,父女間大概無話不談。


在女兒的人生成長路上,有個可以商量的父親角色,其實可彌補「男人意見之不足」,站在爸爸的位置,女兒願意跟他講心內話,傾訴疑惑,或許也可竊喜一番。通常總以為母女會比較親,現在看起來,倒不一定就是這樣。


我忍不住代替爸爸,來段內心獨白:「女兒要去夜店打工,不講我也不知道,所以願意講也不錯了。」



【獻計】


現代女兒的爸爸,不僅得「學識豐富」,以應付女兒的種種挑戰,有時還得有些「肚量」,接受不符合自身期望的,女兒的樣子。

雖說「有其父,必有其子」,但個性、長相像爸爸的也占極高比例。只是,過去我們很少會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父女關係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貓 的頭像
    小貓

    "土豆仁"+小貓 = 丸子妹&橘子妹 の 溫馨小窩 .....

    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