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文/洪晟惠


在教學的過程中,時常有跟孩子談話的機會,進而發現一個問題,就是孩子常常回答「不知道」!


通常在話題一開始的事實性問題時,像是:今天午餐吃什麼等,孩子大多都能回答出來,但是等到詢問


感受性問題時,像是:你覺得昨天去動物園哪裡好玩等,孩子常會楞一下,之後緩緩吐出「不知道」三


個字。


究其原因,是環境中太少機會讓孩子探索內心感受,孩子搞不清楚那種感覺是什麼,也難怪孩子不會以


言語表達情緒。


父母若能將話題從表象的事實性問題延伸至內心的感受性問題,時常詢問孩子「你覺得怎麼樣?」引導


孩子探索內心感受,並耐心的和孩子討論各式情緒感受,鼓勵孩子辨別生氣、委屈、難過、嫉妒,或者


是開心、興奮、滿足、愉快等各式正負向情緒,孩子便能更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,也能夠以口語表達出


來。


而這種對自我情緒的認知與表達,正是邁向高EQ良好情緒控管的第一步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貓 的頭像
    小貓

    "土豆仁"+小貓 = 丸子妹&橘子妹 の 溫馨小窩 .....

    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